优秀编辑的自我学习与成长
王海光 王静 | 2021-05-28
收藏

关键词 优秀编辑 专业知识 数字出版

○王海光、王静(科学出版社)

作为从事科技图书出版工作十余年的老编辑,在经历了上百部图书制作的摸索、实践后,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坚持不懈地自我学习与成长,才能胜任这个岗位。因为学科无时无刻不在迅速发展,市场对出版业所能提供服务的形式也随着科技进步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国家的出版政策也会随着社会进步做出调整,而局限于既有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适应这些变化的。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成长,才能面对新挑战。

与时俱进学习专业知识。21世纪以来,各个科学一直保持着迅猛发展的态势,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知识的更迭日新月异。作为科技图书编辑,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动态,对新的学科进展有所了解,才能在与作者沟通中、在对书稿内容质量的把握中做到得心应手。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动态并非难事,比如可以多关注科技类媒体,几大科技类报纸(《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各个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等)的官网,以及学科专业网站(生物通、生物帮、科学网)都是获取科技新动态的主要渠道。除了网络信息,参加学术会议则是面对面学习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更能事半功倍。

坚持不懈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出版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两方面实现,第一,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并做好笔记。比如笔者所在的科学出版社定期举办“质量大讲堂”,会针对我社主体出版物——学术专著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做出指导,质检部门也会定期发布质检报告,总结书稿质检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都是让自己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重要途径。第二,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在平时处理稿件时经常会遇到非常琐碎的小问题,比如易错字、大小写、正斜体、地名在行政区划中的更新,等等,这些知识点看似不起眼,却是确保图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遇到问题并求证后应及时分门别类做好笔记,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未雨绸缪培养统筹规划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出版行业,尤其对于时效性很强的科技类图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出版周期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本书从选题立项到印刷发行,整个流程千头万绪,所有环节都需要责任编辑参与或安排。

对于繁杂的出版流程,笔者所在部门有个简单易行的管理模式,每位编辑都会做一个时间进度表记录每部在制图书的进展,运作到哪一步、下一步什么时间完成一目了然,每一步完成的时间也是与相关人员提前商定的,进度表每周更新,这样就避免了某本书长期滞留在某一阶段,甚至由于运作的书太多被忘掉的可能。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大胆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灵活掌握运作流程,多管齐下提高工作效率。

吐故纳新学习数字出版知识。目前大多出版社的编辑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稿件运作、纸质印刷发行的方式,这已经远远不能应对市场需求,因此,转变思维习惯,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将传统出版媒介与现代新媒介融会贯通,积极参与新型出版实践,已经是出版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本质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只是承载内容的媒介不同,只要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对某一类相关选题进行深度发掘、拓展,并以数字化的内容呈现出来,就初步达到了转型的效果。笔者所在部门近两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大胆尝试:我们把传统图书中基本资料类图书(《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等)做了数字化加工,成功构建了“中国生物志库”知识服务平台,在生物分类学领域已成为必备工具性网站。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生命科学微信公众号“赛拉艾芙”,已经顺利运作了两三年,编辑轮流撰写科技软文,每篇软文都与一部新书的内容相关,既传播知识,又推介新书,一举两得。

学无止境,每一位出版人都应该全方位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