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写给故乡的情书
2021-06-04
收藏

《望乡书》雪野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4月版/48.00元

关键词 故乡 场景 回忆

○吕月兰(山东文艺出版社)

在异地生活久了,很多人常常想不起故乡的模样。故乡,于我而言,只是小时候的样子,那里有我记忆中的人和事,但由于多年不见,已模糊不清。直到我幸运地作为责编,编辑雪野的《望乡书》,我才又一次忆起故乡,忆起童年的种种往事。

雪野,原名吕振,山东莱芜人,五六岁的时候就喜欢看连环画,初中时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后陆续有作品发表,并担任校报校刊编辑,至今已出版了几本书,发表文艺评论、散文等200多篇。近些年,雪野喜欢阅读韩少功、梁鸿、刘亮程、龚曙光、漆永祥等作家的乡土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开始移情到自己的故乡,于是就有了《望乡书》。

《望乡书》的内容真实、丰富、有趣,令我们忍不住怀念旧时的美好时光。回望故乡的一草一木,正如雪野多年不在故乡生活,依旧清晰地记着爷爷奶奶的老屋、父母的新家,自己的童年,故乡的亲人与世事、大地与河流、瓜果与粮食、风俗与传说……

那个名叫“西王善”的小村庄,是雪野出生的地方,那里有老屋、新家、石桥、河流、杏园、棉纺厂……他在老屋的院子里吃奶奶做的醉枣,跟爷爷一起看小蛇晒太阳,送走至亲的曾祖母、爷爷和三叔;在新家喂鸡,养狗,剪兔毛,逮老鼠;在石桥上扑蜻蜓,套蝙蝠,抓螃蟹;在小河里洗澡,抓鱼;在棉纺厂看文艺演出,剪灯笼的流苏;在村头听戏,看电影,放羊,拾柴火,点野火,捉知了……那里有说不完的事、诉不尽的情。

雪野对故乡的描绘不肤浅,给我们沉沉的厚重感。他在书中不只描绘了故乡的人物和风物,还有对故乡的远距离观察和思考。他感叹故乡城镇化的速度,痛惜乡人邻里之间简单朴素的关系和守望相助的温情再也回不去了。他忧虑随着亲人的离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故乡。他说:“想念一座城市,主要是想念这座城市里的人,以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难以想象,到奶奶和姥娘百年之后,我还有多大的动力回故乡”。那时“故乡就会变成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留在记忆深处的前尘旧梦,无法延续”。

在和雪野就书稿出版交流的过程中,他说:“我对这本书投入的感情很多,我一直在思考读者群的定位问题,这本书应该是‘80后’一代的共同回忆,有感情共鸣。”我说:“不止‘80后’对书中的内容有共鸣,‘70后’甚至‘60后’都有共鸣。那些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谁没见过书中记录的事物?谁没干过书中描写的事情?那是几代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记忆。读这本书,能让人忆起童年,忆起逝去的亲人;能让人沉静下来,感受生命的意义。”

在物质生活不太丰富的那个年代,这样的场景也很普遍:“逮到蚂蚱以后,我们会从地头折一棵高高的狗尾巴草,将草茎从蚂蚱背后穿过……一棵较长的狗尾巴草,可以穿二三十只蚂蚱,等穿完两棵狗尾巴草,就可以带回家美餐一顿了。”“家里的炉膛下面有个铁网子,柴火烧成灰后,就自动落在了炉膛下面,堆成一堆,但温度还非常高,这时候把地瓜塞进灰堆里,炉膛里温度很高的灰持续往下落,把地瓜埋得越来越深,等饭煮熟了,灰堆里的地瓜也烤熟了。”

《望乡书》文风恬淡、质朴无华,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绪。故乡、童年,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它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慢慢消逝,又时时浮起,从不曾离开我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