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通往北京的STEM研学之旅
江玉婷 | 2021-05-07
收藏

《北京研学STEM探索》动手实践课程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

5月1日,“故宫客流爆棚提前半小时开门”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当日阅读量达1932.5万次。同日,八达岭长城景区发布游客流量预警,仅5月1日~3日网络购票人数达4.875万人次……北京,不仅是假期旅行的打卡地,也是研学旅行的热门站点。对于后者来说,如何让孩子完成一场有成长价值的探索,是所有学校、家长、研学机构需要思考的议题。

研学旅行的“热”与“冷”

“北京就像一个‘圣地’,每年都有研学机构一火车一火车地把全国各地的孩子带到北京。”上海璞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昊描述北京研学“热”。

与此同时,从研学实践教育的层面来观察,北京研学旅行现状却“遇冷”。孩子们常常会拿到一张薄薄的传单,或是彩印的旅行手册,上面是景点概况、路线图。一些导游给孩子的讲解内容,跟成人团相差无几。按照路线图,导游带学生们逐一走过景点,全程以参观为主,鲜有动手实践环节。这样的“研学旅行”脱离了教育语境,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更趋向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教育+旅游+文化”的简单“拼盘”。

早在2019年,璞远深度调研和分析北京研学旅行的现状,看到了研学实践教育的转型升级需求。作为一家曾开发《长江三峡STEM科学探索》《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良渚古城STEM科学探索》等重点研学基地官方研学课程的研发机构,璞远将目光投向北京,决心打造一门以青少年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视角展现北京风貌的研学课程,提供一套“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的系统解决方案。

另一条时间线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申报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及研学旅行运营服务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改革发展项目库2018年度入库项目名单”。在这一背景下,百科社新媒体中心主任张新智正在探索融媒转型,将研学教育作为突破口,逐步推动项目落地。“学生不只是来到了北京,我们希望这一趟对他们而言是有意义的、有收获的,能深入理解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张新智说道:“这也是出版社传承文化、普及知识的社会责任。”

2019年6月,璞远与百科社共同策划《北京研学STEM探索》一书,该书计划于2021年5月正式面市。这是一本集旅游攻略、百科知识、研学日志、动手实践为一体的权威性研学实践读物。编委会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按主题设计了六大课程,再由4项STEM实践探索活动渗透科学与艺术素养。此外,百科社特向编委会开放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该数据库拥有14万条目,由3万余名顶尖专家学者包括华罗庚、钱学森、袁隆平等学界泰斗撰写,有力保障了《北京研学STEM探索》知识的准确性。

STEM创设教学情境

“其实孩子们对北京有一些符号化的认知,比如天安门、长城、故宫等等。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知道这些符号背后的知识与故事。”璞远课程研发中心负责人谢天天说道。

“情境教学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谢天天介绍情境教学在研学课程中的应用。例如第一课《我爱北京天安门》通过2种途径展现天安门广场之大:一是通过数据说明——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二是具象化地呈现,广场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教育性原则是研学旅行的第一原则。编委会策划《北京研学STEM探索》时,同样遵循这一原则。第五课《胡同、四合院》有这样一句话:“上海有弄堂石库门、湘西有吊脚楼、福建有客家土楼……”这其实是在提醒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进行知识迁移,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地域建筑特征的成因。当学生漫步在胡同中,不仅可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能调动多维感官去想象历史上古人在四合院的生活。

而STEM的重要价值在于,教师可将多门学科融合进研学旅行的框架内。以“四合院里看门道”为例,这一活动将动手制作与“全息投影”设备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一次高度融合。学生在模型上粘贴门钉、门簪、门环、抱鼓石、立体门柱、门联,在动手中理解构件功用,再度回顾四合院文化。学生利用“榫卯结构粒子”搭建框架,按照比例裁剪、拼接PVC塑料膜,安装全息投影装置。当全息投影装置和手机一起放置在包装盒内,学生能通过“四合院的门缝”看到胡同里人们生活的立体影像。值得一提的是,璞远研发的榫卯结构粒子转向件获国家专利。

这一系列环节涉及历史、人文、数学、工程学、结构学、光学,甚至包括美学。“如果教师只是用讲的形式,这些学科的知识点同时出现,就会显得违和。但在研学实践活动中,出于对老北京生活的强烈好奇,整个学习过程呈现出圆融的状态。”谢天天认为,STEM其实是对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对一个问题的理解。

《北京研学STEM探索》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在图文的编排上也融入了探索元素。“这本书就像一份寻宝图,孩子拿着它向外寻找北京这座城市里的宝物,同时也在向内寻找自己人生中的宝物。”该书责任编辑黄磊讲述了一次难忘经历。她和儿子曾拿着这本书一同前往国家博物馆,寻找开国大典上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儿子率先找到了红旗,异常兴奋。

这次经历给黄磊留下了深刻印象。下印厂前,她将这一部分设计成开放式问题——“孩子们,在国家博物馆里有一面对中国人民来说意义极为重大的国旗,你们能找到它吗?”她将最初的安排比作“剧透”,之后的调整视为“保持神秘感”。黄磊说:“如果一开始,我们就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知识点,直接告诉孩子。即便孩子找到了,可能也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这一处细微的调整包含着出版者的深思与考量,是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一次无声对话。

送给下一代的礼物

“我们希望图书能够触发孩子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爱,爱北京、爱国家,同时爱生活。”张新智认为,这是《北京研学STEM探索》真正的价值所在。

与此同时,《北京研学STEM探索》折射出张新智对青少年的关注。北京是美的,建筑是美的,文物是美的,置身于其中的孩子仅凭朴素的直觉,也能天然地感受到美。《北京研学STEM探索》则清晰地告诉他们,美的由来、美的规则,以及如何创造美。无论是故宫,还是八达岭长城,研学旅行中的每一课,都是一次触动兴趣的尝试。“有的孩子可能从小读了很多书,但迟迟找不到兴趣所在。如果他通过研学旅行找到了一个兴趣点,回去以后深入研究,进一步树立人生志向,当然是一件更好的事。”张新智希望,研学旅行的终点可以成为人生路上中的一个起点。

“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黄磊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传承,建立在个体的情感认同、价值取向上。图书在编排时紧紧把握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引入课本中的相关片段,拓展作家的相关文学作品,从历史、人文、科学、教育多个维度呈现北京风貌。例如,《胡同、四合院》展现了郁达夫眼中北京的四季,跟着林海音、老舍游四合院,听汪曾祺讲胡同文化,阅读战地记者萧乾笔下的《老北京的小胡同》。“我们希望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帮助孩子们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黄磊说道。

加入璞远之前,谢天天在中学做了十几年教师,教过生物、化学、科学。他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学科学习往往以理论知识与习题训练为主,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作用有限。STEM更像是通向科学探究的一条道路,能够承载科学研究的步骤: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进行论证,假设成立便得出结论,假设不成立便提出新假设,循环往复。学生在试错中培养科学精神,在失败中不断反思。“反思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实践环节,他会产生情感、逐渐形成完整的价值观。”谢天天认为研学旅行是一块试验田——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在广阔天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整本书中,戴昊最喜爱的章节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电话里,他兴致勃勃地描述这一章的STEM实践探索活动“科技立体相框”,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温情与喜悦。戴昊对天安门的热忱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爷爷是上海人,在北京工作了38年。戴昊对爷爷的最初印象,来自于爷爷与父亲站在天安门前的合影。戴昊的外婆曾经作为南京市劳动模范代表到北京开会,也在天安门前拍照。这是外婆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永远被摆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

庄重的仪式感,同样在戴昊身上浮现。他第一次来北京是在大学时代,代表武汉大学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在赛场上认识了许多来自台湾地区的小伙伴。在一个冬日,他们起大早赶到天安门广场。那是戴昊第一次和台湾同胞一起看升旗仪式,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即便时隔多年,升旗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对于戴昊来说,《北京研学STEM探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记忆。同时,作为一位父亲,这也是他留给下一代的礼物。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