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破译成长“密码”
吴长红 毕鹏 王骊之 赵京娜 李文明 邓娟 刘文 刘恩阳 | 2021-05-18
收藏

扫码进入“小荷之声”小程序即可报名参与第二届小学语文朗读大会!

第一届“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开展之后,很多专家、一线教育者、家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很多对朗读的思考。在此,本报择优刊发部分内容,以期引发更多共鸣。目前,值第二届小学语文朗读大会火热进行时,本报同期征集更多“我与朗读的故事”,欢迎更多朗读爱好者、大会活动参与者踊跃投稿。

家长说

一份来自“小荷之声”的美好遇见

■吴长红(第一届“小荷之声”语文朗读大会参与学生郭锦萱的家长)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美好的遇见,是“小荷之声”给孩子们成长的礼物。朗读和孩子的遇见,让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美好。

孩子刚上一年级,也是第一次参加“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从最初的胆怯、素材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直至站在央视频的展示“舞台”上。正像作家汪曾祺所说,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这是孩子成长的转折点,更是助推器。参加活动之后的孩子更加自信和富有朝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尤其大胆尝试预习与朗读的有效对接。每一篇新课文的学习,都要以“读”贯穿预习的全过程。轻声读,找出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重点读,圈画出会写字、会认字、自然段。整体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通顺、不丢字、不加字。观范读,观看“小荷之声”专家的范读,更深切感悟课文内容、情感。熟练读,课文至少读5遍,画“正”字,读到正确、流利为止。这样,以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达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静静地品味课文的意境,感受着作者的心情,从文中开阔视野,找到共鸣。这也许就是通往下一个阶段学习的转折点。在《夜色》一课学习后,孩子置身于夜色中,“我从前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绘声绘色的朗读,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孩子完全沉醉其中,达成了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感谢美好的遇见——“小荷之声”语文朗读大会,为孩子们开启了文字与理解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孩子以不同的朗读方式,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意境,读出了神韵……看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

朗诵带来的改变——自信与热爱

■毕 鹏(第一届“小荷之声”语文朗读大会参与学生毕卓尔的家长)

我的女儿从小是一个偏内向的孩子,她爱读书,也喜欢讲故事,但很少愿意在很多人面前讲故事或者大声地朗诵。出于鼓励她的目的,我给她报名参加了“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女儿一开始很抵触。我耐心地引导她,告诉她很多小朋友也是第一次参赛,勇气第一,成绩第二。经过再三考虑,女儿终于同意参加了。

我和她一起选择要朗诵的作品,并且让她每天在家练习。小家伙一个人练习时发挥得特别好,可一录视频就会紧张。好事多磨,在坚持与努力中,女儿终于不再害怕镜头,录制的视频也通过了初选。

复选当天,很多小朋友盛装出席,有的还化了妆,带了道具。女儿没有做特别的装扮,我告诉她这样也很好,于平常中见才华,更显珍贵。小家伙点了点头,好像是同意我的观点,又好像在给自己打气。她走上台,按平时在家里练习的样子,开始朗诵,神情自信,充满朝气!看着她小白杨一样的身姿,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少年的坚定执着,我内心感到骄傲与欣慰。通过参加比赛,孩子不仅得到了经验,更通过朗诵,获得了自信,并爱上了朗诵。信与热爱,让她的成长之路更加快乐与丰富!

坚持,让朗读变成一种习惯

■王骊之(第一届“小荷之声”语文朗读大会参与学生王一诺的家长)

孩子自5岁起开始学习朗诵。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上,校长讲到,朗读是语言的根基,孩子可以通过朗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我们通过诵读专家李文华了解到“小荷之声”这一让孩子喜欢上朗读的平台。

2019年,孩子7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了“小荷之声”少年儿童诗歌朗诵艺术大会。通过初选、复选,一路走到了总决选,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小豆包登上了舞台。经过全国小选手的激烈角逐,评委们根据作品选材、普通话、作品理解、仪表仪态标准等,详细地对孩子进行评分和点评。这样的经历和收获,让本来害羞、慢热的小姑娘不断进步,感受到朗读带来的快乐。她更加喜欢朗读,也变得更开朗、更自信。

2020年,面对疫情,即使在家中,孩子也没有间断学习朗读,参加了“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再一次通过初选和复选,并在全国总决选中成为一名小学语文“领读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朗读,培养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激发孩子每天积极主动预习和复习校内语文课文,校外经典名篇的诗歌短文,积累了朗读所学的好词好句。无论朗读文章的长短,孩子现在每次的朗读都会自然而然地注意自己的语调、节奏、停顿、抑扬顿挫。朗读已经变成了她的一种阅读习惯。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相信孩子一定能通过坚持朗读,真正地学好大语文。

朗读让女儿爱上了读书

■赵京娜(第一届“小荷之声”语文朗读大会参与学生王悠然的家长)

朗读,是有声语言的表达;朗读,见证着女儿的成长,给女儿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朗读给了女儿勇气与胆量。记得她第一次参与“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的样子:没有丝毫表情的羞涩的脸,不敢正视镜头的眼睛,不知道该放在哪里的小手,似乎哪哪都不听自己的使唤,更不想让持手机录屏的我看着,还要让我把脸藏起来。为了完成参选的视频,我不知道说了多少鼓励的话,也忘记了反反复复录了多少次。那时的我看似平静实则心急如焚,告诉自己:“别急,她在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一次比一次好!”那是她第一次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鼓起勇气,挑战了自己。经历了第一次,她增加了不断挑战自己的底气和勇气,在复选、总决选中超越自己。

朗读让女儿爱上了读书。一到周末,她就让我带她去书店,直到书店关门,才肯放下手中的书,恋恋不舍地离开。朗读还促进了女儿对书法的领悟和提升。女儿自小喜欢书画,书法是无声的语言,孩子的性格在长期练习中愈显内向。但是,在朗读中,她变得更勇敢了,也对自己书写的内容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在抑扬顿挫的音调中似乎回到了古代童蒙的吟诵,并能更为专注、沉稳地投入书写,作品也更显沉静有内涵。这就是“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现在及未来。作为妈妈,我愿意陪伴她在朗读中点滴的成长,陪伴她在反复吟诵过程中,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师说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李文明 邓娟(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最是书香能致远,唐声宋韵谱华章。”塘坊镇中心小学遇见朗读,便有了故事;教师遇见朗读,就有了教育灵感;学生遇见朗读,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2018年,学校加入重庆大学“寻声朗读”公益项目,在校内安装“寻声朗读亭”,为教师购买《开口即美——我的朗读手册》,同时聘请巫溪县语委办教师作为学校朗读网络培训指导专家。

针对朗读活动,塘坊镇中心小学提出要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成立朗读课程小组,专门负责朗读工作;二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为学生范读、导读,将班级作为朗读主阵地;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活动策划。

为了让学生读好语文课文,感受到选文的内涵与深意,学校语文教师按照以下步骤组织班级朗读:首先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其次是练好朗读基本功,再次是范读领路、模仿入境,随后是学生愿读、乐读、读中求新,最后是注重朗读评价。

例如,《桂林山水中》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入神,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展示优美的桂林山水,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生动再现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随后,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美。最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在课上,学生看得入痴,听得入迷,读得如神,获得了美的享受。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入境方能入情,入情方能入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恰当地、充分地应用朗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陶治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眼、口、耳、手等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句子,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的生活应该是积极的、多彩的,要懂一点琴棋书画,会吟诗诵词,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风度或生活方式。教师的生活方式将熏陶学生,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追求。通过“有声朗读”活动,学生品味经典之韵、感受志士之魂、领略山水之美、参与艺术之乐,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获得文化积累、提升表达自信。

2020年,塘坊镇中心小学自从参加第一届“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后,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组织语文教师展开讨论,确定了年度朗读培训计划、班级朗读计划及方案。借此东风,学校在班级开展“争当我是小小领读者”活动。每学完一篇语文课文,班级都要推出一名“领读者”。此外,朗读课程小组向全体师生发起“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以读书为友”的号召,旨在提升师生朗读水平及语文素养,营造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

朗读,开启学生心灵之窗

■刘文(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中心小学大队部总辅导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于文学理解和文学创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读的过程,不但是用声音表达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传递过程。近年来,方太中心小学持续开展诵读活动,包括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以及每年一届的校园阅读节。

课堂上,读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一般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随后再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对话读。教学文言文时,我一般先进行范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断句,再让学生自由读,最后确认读的节奏。如此一来,学生反复诵读过后,文本含义也就跃然纸上。在教授《匆匆》这一篇课文时,仅仅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们便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和无奈,也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渴望有所作为的紧迫感。

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善于朗诵的学生往往都更为活泼、开朗且情感细腻,这样的特质非常有益于学生成长。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管是在书海,还是在旅程中,如果没有一颗细腻的心,又怎么去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怎么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后的情感呢?在学校发生的诵读只是一段旅程的开始,而诵读本身就是一个输出与收获的过程。

如何将细腻的情感通过诵读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过程。如果教师没有做到有效范读,比如嘴巴与脑子不在“同一频道”,将语句读得稀稀拉拉,学生也很难产生诵读兴趣。我认为“放开自己”是打开诵读之门的钥匙。一旦诵读者“放不开”,就会导致人物对话缺乏起伏、悲痛的情绪缺少张力、欢快的情绪无法通达。教师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是关键所在。提升诵读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听有声读物,在听音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跟读模仿;可以下载配音秀APP,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影视片段,反复录制一段配音,琢磨人物的情感流动。当然,还有一项直接、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参加专业的诵读培训。语言是奇妙的,当你置身于一个人人诵读的环境,内在的情感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带动。当自身情绪达到一个高点,势必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自2014年来,方太中心小学一直大力开展“整本书”阅读,为班级增设了图书角。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太少,无法自主阅读,于是教师就在自习课、早读课为学生读故事、儿童诗歌,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阅读的种子。而此次与“小荷之声”的相遇,让美妙的缘分再次碰撞出美丽的火花。当师生共同参与朗读活动,更加激发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学生们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较量”,要比一比谁才是更优秀的朗读者。在参赛视频拍摄过程中,许多家长意外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我想,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让父母发现孩子不平凡的契机。每一个相遇,都有它美丽动人的一处。与“小荷之声”的相遇,就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朦胧的荷塘中,悠悠响起动人的诗。

我和诵读试点班的故事

■刘恩阳(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语文教师)

在2018年学期末的一次教师培训上,我第一次见到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华。李老师作为主讲人,为全校教师作了一场诵读讲座。在短短的30分钟里,教师们的诵读气质有了明显改善。会后,李老师找到我,她问我,你想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也从诵读中有一些收获?我点了点头,愿意尝试。

就这样,那时我新接手的二年级2班,成了学校的诵读试点班级。说实话,诵读不是一件简单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些刚从一年级升上来的孩子们,有人连“毅力”这样的词都不认识,更不要提《少年中国说》里的“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了。然而,在这简短而又磕磕绊绊的“开始”中,我惊奇地发现了孩子们的变化。先是那一对“从来不说话”的双胞胎,这两个小家伙,一年级教师老爱说她们是班里的吉祥物,笑眯眯的,却几乎从来不说话。因为训练需要领读,而领读完全是随机的,每个人都会成为领读者。我本来很担心这两个小家伙不开口,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她们接过话筒,声音清脆,稚嫩却响亮,让全班同学大吃一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掌。下课我问她们,今天为什么这么棒呀?她们骄傲地说:“因为我是领读员呀!”诵读,给了学生自信。

班级训练安排在每天清晨。从一开始的混乱,到一个月后的有条理;从面对陌生汉字的紧张,到从容地查询。当学生们渐渐意识到诵读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件寻常事后,所有困难都显得不足为惧。渐渐地,诵读的优势体现在课堂中。有一天,我指着一个长难句,准备讲断句时,学生很自然就读了出来。还没等我说话,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就喊了出来:“老师,这个句子和《年轻》里的一句话是一个读法,是不是?”《年轻》是诗人塞缪尔·乌尔曼的代表作,也是集体诵读的第二篇作品。二年级的他们一定不懂“分割语义”“思维流动跟进”这类专业化名词,但能够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迁移。或许,也正是因为他们年级低、掌握的语言技巧少,诵读所体现出的指导性,才会显得更强。

最有趣的一次经历,莫过于一次秋季实践活动。当时,我们从活动场馆返校,大巴堵在了六里桥,半个小时一动不动。有孩子开始不满地嘟囔,烦躁的声音渐强,眼看就要陷入混乱,这时,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们是……”,车厢里有孩子紧接了一句“最努力的经典诵读团队”,而后一发不可收,全车学生开始诵读《序》篇,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终诵到“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时,我听到了孩子们的笑声。那次堵车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脸疲惫地下车,而我们班的学生却满面红光地走出车门,有说有笑。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实际上诵读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群”的作用——一个集体有一件可以共同做的事,使班级团结共进、共同提升。

诵读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每天清晨的吟咏锻炼毅力、锻炼体力,牢记的名言让学生懂得道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生们通过领诵,找到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持续做一件事不易,持续将一件事做好更难。但当我们明确知道,正在做的事有益且有远大前景时,就应当坚定地去做。我们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一个运用与沉浸在中华文化中的中国人。也许坚持诵读这件事算不上伟大,但它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浸润着每一名学生,这就是一件让人感到自豪的事。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