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道泉记》:改变文化土壤,加速乡村振兴

冯俊龙 | 2024-04-30
收藏

图片18.png

《道泉记》

作者:张生全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74501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定价:58.00元

身材魁梧的文友平兄,坐在视频里卖力推荐张生全老师新著的《道泉记》,一本正经。看到他那句“道与盗,非常道”,让我莞尔之余,忽然生出想阅读的愿望。几天之后,如愿如偿。通过这本广东人民出版社今年4月出版的长篇小说,我再次看到历来由基层干部、宗族乡绅、个人信仰掌控的中国乡村,在权力和欲望挤压下,人性的荒诞与真实;在坚守与退让的挣扎中,现实的残酷和悲悯;在等待和改变的流逝里,道德的毁灭与希望。

《道泉记》描述的故事,初看诡诈荒诞,但实实在在是中国乡村千篇一律的宗族争斗复盘。一隅之地的乡民,知彼胜过知己,在芝麻大的利益面前寸步不让,却要在风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生死与共。乡村社会生存条件的残酷,加速人性善恶裂变。生活范围的局限,促使欲望和权力更加疯狂滋生。只要得不到称心如意的满足,狭隘的自私自利,就会迅速演变成毫不留情的打击报复。画地为牢的宗族血脉,掺杂企图立竿见影的想入非非。同宗同姓、同父同母的乡亲兄弟,时而同心同德,时而分崩离析。

“道”“盗”相搏,不一而足;“道”“盗”强弱,依时顺俗。男性社会里的计谋、诡计、武力、劣恶,在女性那里就转换成为另外一种方式。张生全在《道泉记》里刻画的鲍苗、徐桃、杨柳、箧幺姑儿,都与风花雪月的故事勾连不断。生存下去、生活得更好,依靠的是女性资本,脱离了道德约束。她们成为不幸的代名词。不幸的她们或者软弱地自我决断,或者强硬地在尘世挣扎。

世人可以同情鲍苗,也可以原谅徐桃,对妖艳的箧幺姑儿,恨多于爱。这些女性的不幸不是性别强加给她们的悲哀,她们自己把对生活寄予期望的权利,转嫁给性别。愚昧的乡村约束了她们的思想,贫乏的见识贱卖了她们的尊严。

在作者隐晦含蓄的表达中,读者没有看见任何赤裸香艳的低级情色,但鲍苗用身体换取保管室里的粮食、徐桃与做生产队长的大伯子偷情生下小儿子廉口、箧幺姑儿以身体做本钱赚来“美好”生活,却如山是泥石组成一样清晰,更如山压顶一样令人肝胆欲裂。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那是一个个如我们母亲、姐妹一样的女性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瘫卧在床的杨柳,那一声声哀嚎,是愚昧,是悲哀,是无数乡村女性对不公命运、对悲惨人生的愤怒呐喊。

《道泉记》里有两个读书人:廉背和志慧。廉背代表社会主流,志慧代表先进女流。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历史的车轮都会滚滚向前。女性的屈辱,重男轻女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知识的贫乏往往被人忽略。因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往往被忽略。志慧能够在“荣华富贵”的同胞兄弟中茁壮成长起来,并且有别于他们;能够被廉家“把背口”异姓男性视若姐妹;能够被道泉村、蜀山乡、东坡市仰视、赞扬、认可,是她有知识、有见地、能独立。

有的悲剧是先天铸就,有的悲剧是后天造成,消除悲剧不能等、不能拖,一拖一等,人生沦为伤春悲秋,甚至如鲍苗、徐桃、杨柳、箧幺姑儿那样万劫不复。志慧一生遭遇的挫折不可谓不大: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被人顶替,忙忙碌碌筹备的?“茶神节”被人投毒,心心念念企盼的爱人心肠歹毒……她都能一一化解,泰然处之。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让她掌握命运,而不是她被命运掌控。

感谢作者在《后记》中写出了他关于“偷盗”的困惑。这是给全书作了一个恰当而重要的注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为今天乡村振兴奠定的最好基础,也是给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所有人的一个提醒:“不知礼节”的“仓廪实”、“不知荣辱”的“衣食足”,只会生成廉把、箧幺姑儿这样的暴发户,最后不知归途何处。

《道泉记》确实是一部值得广泛推荐的长篇小说。它虚构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它的语言幽默风趣,它带给读者阅读快感,它让一个故事呈现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但是,最重要的是它关于“道”“盗”相搏话题的纵横捭阖,引起了我们今天是应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还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或者是“文化与经济并重”的深入思考。我们一定要记住: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普罗大众的丰衣足食,以及安康愉悦;而是否幸福,文化是个重要指标。

本文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供稿人:焦 翊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0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发送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发送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