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置身的室内,有一套生态系统。
准确来说,无论看上去多么干净的房间里,都包含着各种生命形式,包括细菌和真菌等组成的生命系统。
甚至而言,我们的身体中也有大量的微生物,有些导致我们生病,也有些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还有些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有的保护我们不受感染,有的让我们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维持正常运转。
新出版的《置身室内:人性化的设计重塑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书中,援引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的微生物学家诺亚·菲勒等人组成的团队的研究成果。按照菲勒等人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屋子里,仅仅灰尘中就包含11.6万种细菌和6.3万种真菌的基因。厨房里藏着和食物有关的细菌,门口则覆盖着通常生活在土壤中的物种。“从微生物角度来看,马桶座圈和枕套非常相似”。
当然,一个家庭中的细菌种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住者。如性别,女性成员多于男性成员的家庭中,乳酸杆菌(阴道微生物群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寒冷最高。当男性成员居多时,通常生活在肠道里的罗斯氏菌和分布在皮肤上的棒状杆菌和皮肤杆菌则快速发展——棒状杆菌通常寄居在腋窝,会产生狐臭。
如果家里养狗,狗不仅会通过自己唾液和粪便来传递微生物,还将携带室外泥土的微生物进屋。
而家庭中的真菌特征,则取决于房屋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潮湿气候中的房屋,包含的真菌种类就不同于干燥气候中的房屋。而带地下室里的房子里的真菌,与不带地下室的房子不同。
科学家发现,建筑与建筑之间,房间与房间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相通的距离越短、穿过的门越少,彼此之间的微生物联系越相似。
在农耕时代,也就是前工业时代,人们的房屋脚下是泥土地,或者说居民的脚总会接触到泥土,室内也不分区,通常房屋内会充斥着环境中的细菌,主要与土壤、水和昆虫相关。而到了城市化、工业化时代,室内的细菌和真菌就具有不一样的特点。但无论如何,哪怕是非常洁净的房子,也免不了生活着大量与细菌、真菌并存的昆虫、节肢动物,包括蜘蛛、蟑螂、白蚁、蜈蚣、蚂蚁、甲虫、跳蚤、虱子、螨虫等。
细菌、真菌、昆虫、节肢动物都进化出了在现代居民的化学攻击(抗生素、杀虫剂、毒药)下的抵抗力,以及食物短缺时生存的能力,它们对于现代居民生活习性、消毒和情节习惯的把握,逐渐发展到非常精准的水平,所以它们看似不存在,淡出人的视野,却依然频繁地造成室内居民的过敏以及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诸如蜘蛛,是可以捕杀蚊子以及其他一些携带病毒的昆虫的,但人们同样厌恶蜘蛛,因而实际上给蚊子提供了不受威慑制约的行动空间;又比如,很多家庭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在房屋里陈设各种绿植,却没有意识到,绿植以及泥土、积水本身会产生花粉等过敏原,传递更多的霉菌等微生物。
还有,如前述,养狗会增加家里的细菌丰富性,但从室内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坏事,因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如果与狗狗一起生活,反而对于过敏源不会特别敏感,患哮喘的可能性也降低了。相似的道理是,生活在农村、家养家畜家禽的环境中的孩子,会因为接触到家畜家禽身上的微生物,降低过敏和患哮喘的概率。
一个值得重视的事实是,房屋中的淋浴喷头里旺旺有着各式各样的微生物,包括经常存在于土壤和自来水中的慢生根瘤菌,还有鞘氨醇单胞菌,这可以用来分解常见的污染物,另外还有分歧杆菌——有很强的吸附力,不受热水和氯的影响,被吸入体内后会引发特别严重的疾病,包括肺结核、麻风病以及肺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
《置身室内:人性化的设计重塑我们的身心健康》书中指出,保持房屋健康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干燥。在干燥情况下,家中游荡的许多真菌处于休眠状态,一旦出现水流、漏水或者湿度较大,就会将之激活。除了防潮,促进空气流通、照射阳光,也都能够有助于消除潜在的病原体和污染物。在家里“移除布满灰尘、皮屑和残渣的地毯能够降低室内过敏原的脓毒和持久性”。
有意思的是,书作者援引美国西北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埃里卡·哈特曼的观点指出,我们应当减少使用杀死微生物而设计的家居用品,包括所谓抗菌的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瓷砖,还有就是家用清洁剂、空气净化器等。对于这些,细菌会以闪电般的速度适应抗菌性,并有可能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细菌。不仅如此,杀死微生物的抗菌剂,会将有益微生物连同有害微生物一并消灭。
《置身室内:人性化的设计重塑我们的身心健康》这本书从多个视角讲述了室内设计改善人类健康的理念和方法。当代人有大量时间置身于室内建筑之中,却没有意识到建筑的设计如此深远而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对于我们的幸福和身心健康施加影响。书作者举例指出,独立宽敞的病房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昏暗的灯光使得学生不那么较早,开放式的办公空间对于内向人士显得很不友好,如此种种的设计机制和奥妙,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介绍解读。
所评图书:
书名:《置身室内:人性化的设计重塑我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美)埃米莉·安特斯
译者:李春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
(供稿:林晨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