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制度革新的时代

郑渝川 | 2024-05-13
收藏

东方出版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文库”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社会经济史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皆为当时的知名学人所著,相当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经济思想,推动学界人士以经济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理念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和近代发展史的积极作用。

借助这些著作,一方面切实增强了中国近代现代学人的文化自信。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曾经长期冠绝全球,文明发展程度很高,在较早时期就达到甚至超过了欧洲中世纪的水平。中国古代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可以与现代经济学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相合的思想成果。而中国古代无论在经济实践和经济思想成果方面,对于周边国家乃至更远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另一方面,再用经济学思想、经济史理论去检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明清以来的相关发展,对于阐解中国清代为什么发展落后、为何错失近代转型机遇这一根本性问题,是可以带来帮助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中国社会经济史》,是东方出版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文库”的最新一册。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34年,在1936年由日文版翻译为中文在中国出版。书作者森谷克己(1904-1964)是日本现代著名的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学家、汉学家,曾任京都大学教授。而中文版译者孙怀仁(1909-1992)曾在暨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院校、机构任职,担任过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这本《中国社会经济史》,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是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通识著作。总体来说,书作者相当客观、公正地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考古学界对于中国商代甲骨文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尤其是较早时期的社会发育、发展以及对应的经济发展成果,赞扬了古代中国人民辛勤劳作以及历代王朝经济革新。

对于中国远古文明时代,也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故事以及相关的儒学经典记录的相关事迹,森谷克己认为这些故事无疑加入了后世者的很多改编、充实,但不能否认中国远古时代经历过农业定居文明建立稳定过程中的治理洪水,不能否认出现过类似的英雄人物。而在讨论西周农业以及生产管理制度、土地所有权制度、税法制度时,书作者认为《诗经》的一些篇节为上述制度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全书分为六篇,依照时间顺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先秦到清代施行的社会经济制度演变过程。

在春秋战国以前,当时中国的卜易和天文历法已经非常完善。书作者认为,天文历法在当时的中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因为中国农业文明本就是根据天文历法指导下逐渐扩大的,如果不注重这一点,将难以做到防洪以及因地制宜取水灌溉。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多诸侯国其实已经进行过影响深远的很多经济、社会改革。包括田制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寡”;根据天文学、数学、工程学知识建造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从而极大地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地租收入;施行盐铁利益国家独占,当然这在很多时候也引发了王朝与地方豪强的极大矛盾;推行乡村组织化管理,如战国时期的秦国,经商鞅变法,开始推行保甲制,而早在管仲时期的齐国,就开始推行连坐。此外,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出于增强国力的需要,调整政策减轻了对于商业发展的抑制,还规范了赋税征收方式。

所以,我们只有对春秋战国不同诸侯国带有共性的经济、社会改革举措进行总结的情况下,再来看待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所实施的很多举措,包括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大力兴修干道体系,统一文字书写,其重要目的仍然包括振兴商业。

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上述各项改革在不同时期又各自以不同形式上演,而且如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古代中国各时期都出现了致力于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革新。但这些改进、革新,却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地生产经营收益的分化,使得土地兼并更加频繁,土地集中度周期性会聚拢到很高水平。甚至可以说,技术革新、秩序稳定的副产品就是助力土地集中,源源不断造就豪族世家以及对应的佃农、流民。

所评图书:

图片6.png

书名:《中国社会经济史》

作者:(日)森谷克己

译者:孙怀仁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4年2月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