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这本《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出自超级畅销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作者、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A.坎宁安。
沃伦·巴菲特迄今为止,仍是伯克希尔的灵魂,也是价值投资的代名词。但最近十多年来,随着巴菲特迈入高龄,所以人们不可避免要追问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巴菲特总有离世之时,伯克希尔这家伟大的投资企业会否因此迅速衰落,又或者像欧美、日本历史上其他一些曾经高度卓越的公司那样,因为公司传奇创始人的逝去,虽然没有很快失败,却慢慢滑向平庸。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这本书就此给出了解答,那就是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经历几十年来被反复校验及巩固,并不会因为巴菲特未来某个时间的离去而被松弛、放弃。
书中为此对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详细阐解。这些文化特质包括:精打细算、真诚友善、珍惜声誉、重视家风、自我驱动、充分放权、智慧投资、恪守本分、永续经营。书中对每一项特质,都围绕了伯克希尔几十年来的具体经营实践、投资实践进行了具体解释——这家公司不仅自己严格遵循上述企业文化律令,而且在挑选投资对象时会以此作为衡量标准,并且在投资合作或收购过程中致力于输出上述律令。
举例来说,精打细算自然是但凡能够获得基本经营业绩的小商贩的必要特质,而很多初创公司也曾经长期遵循这一点,但随着公司的成长,很多企业家更加看重成长的速度以及利润回报,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握公司运营尤其是关键业务环节的细节。书中以伯克希尔投资过的多家保险公司作为案例进行了剖析说明,强调了精打细算作为企业关键特质的重要性。
珍视声誉也是很多企业家挂在嘴边的口头语。但声誉一来不是虚幻的,二来必然建基于真实交易、服务过程和客户体验,是长期累积形成的,三来确实会带来额外的溢价、信任等回报,但如果因为过于贪婪地追求这些回报,反而可能招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使得声誉快速崩溃。书中以伯克希尔投资过的一些企业长期恪守诚信,投资于声誉的具体做法指出,尽管声誉投资其实代价不菲,但是相较回报是值得的。
这里需要单独谈一下“充分放权”。伯克希尔旗下公司的CEO们都强调了他们对伯克希尔经营自主权的重视,换言之,这是很多具有成长前景的公司心甘情愿接受伯克希尔报价,加入这个大家庭的首要原因。而且,这一原则本质上也暗合日本丰田、京瓷等卓越企业的放权现场的做法——也就是说,投资机构、总公司要将自主权下放到子公司,而子公司则需将业务权力真实地配置在业务现场,尽可能摒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多年来,充分有效地实现放权,这其实成为了伯克希尔经营、投资获得出色业绩回报的一个关键——那么,毫无疑问,如果某一天巴菲特离开这家公司,充分放权在内的文化特质能够得到有效延续的话,伯克希尔也将延续其业务地位以及对于创新创业公司、投资者的吸引力。
所评图书:
书名:《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美)劳伦斯·A.坎宁安
译者:王冠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