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美妙的昆虫世界

江晓原 | 2007-03-27
收藏
 

到了我这个年纪的人,对少年读物通常是不会再发生兴趣了。所以我一拿到这套《昆虫世界历险记》,就交给我身边的两位少年——小的在念小学二年级,大的念大学三年级——说,你们看看这书吧,能看下去吗?我原想对于试验这套书来说,这两位少年的年纪恐怕一个太小、一个太大,但是身边一时没有更合适的,就姑且拿这两位来充数了。

谁知道,此后的几天,情形大大出人意表。那位念大三的经常在看这套书,而且看着看着就一个人哈哈大笑起来。要知道,这位可是下个月就要参加GRE考试的人,居然还有时间在看这套书!而那位念小学二年级的,则童言无忌地径直向我提出:将这套《昆虫世界历险记》送给我吧!

情况竟是这样!那我就顺便问问这两位少年了——说说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这套书会如此吸引你们呢?下面是这两位少年所说的原因。

故事情节不算新奇,讲的是三个少年意外被不明光束照射,身体缩小之后,在昆虫世界里的历险故事。三个主人公的性格比较鲜明,而且随着故事的推进,人物也有进一步的成长。大家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历险之后,变得更成熟、更善于应对各种状况了。这点很关键,因为如此一来,这套书的目的对于小读者来说就不那么令人反感了——传统的同类书籍都是以教育为第一目的,再用故事情节填塞剩余的空间。而这套书将目的很明确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它只是试图向我们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只是顺便介绍一些与故事情节有关的昆虫知识)。这点区别对于这个特定年龄的读者群来说至关重要,放弃“寓教于乐”的陈腔滥调,换来的是孩子们心理上的亲近。

目的虽然不是科学教育,但如何将这套书与一般的漫画书区分开来呢?还是科学教育。但这只是效果。如何看一本书的效果呢?那就是看放下书本后,脑海中还留下些什么。拿这套《昆虫世界历险记》来说,饶有兴致地看完之后,你记住的不仅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主人公,还有那个美妙的昆虫世界。而那些失败的少儿科普图书的效果是——既没有故事,更没有知识。

这套书还有另一点值得注意。同样是少年采集昆虫标本的故事,若主人公没有缩小,而是以正常状态在乡间悠闲地观察,会怎样呢?那他们就不需要如此惊心动魄地、近距离地与各种昆虫搏斗了。现在书中这样安排,可以让故事更跌宕起伏,牢牢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但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其实更重要。对于昆虫,大部分人是没有很多好感的(没有厌恶就已不错了),所以友善地看着小昆虫嬉戏并不符合大众对于昆虫的心理期待,而书中那些与昆虫斗智斗勇的情节对于小读者来说更易接受。

还有些特点也为本套书增色不少。

一是节奏的把握很恰当,故事情节和介绍性的知识贯穿得很自然。在每章故事的结尾处会有两页介绍昆虫知识,主角都是与本章剧情紧密相关的昆虫,但并非大段的文字介绍,而是由文字、漫画风格的图解和照片共同组成的。这样的节奏十分符合孩子们阅读时的心态。

二是漫画的风格对于广大少年读者来说比较亲切,虽略有夸张却不无可爱。人物性格不完美,但却显得很真实。画风也可用纯朴来形容,表情刻画丰富,形象健康向上。

总体看来,这样一套对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的图书,重要的一点是从心理层面上让小读者更乐于接受。正确的态度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娱乐和教育兼而有之,两者间并不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样的态度在之前提到的各方面中都有所反映,这让人觉得这套书很真实,它给了我们一个不加矫饰的自然世界。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之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是三人团队的领导者,知识丰富,善于应变,当然,还有些野蛮女友的风格。这一人物设定可以说是很与时俱进的了。(——拜托!这三个都还是小学生,怎么就已经有恋爱关系啦?我刚一提出这点疑问,就被那位念大三的叱道:你不要捣乱嘛!——就只好免开尊口了。)

 

《昆虫世界历险记》韩洪在彻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25.00元(册)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