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脚印工作室的结算日期已经是第3年了,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创新项目评估,还有半年时间,总体来说,达到了我们对工作室3年目标的预想:3年出版原创文艺图书近40种,获各类奖项的图书有七八种,其中有两部获鲁迅文学奖、一部获中国最美图书奖、一部获徐迟报告文学奖。我们比较满意的有:《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回鹿山》《生死十日谈》《陈独秀江津晚歌》《西长城》《第九夜》《我的生存质量》《让百姓做主》《女儿,爸爸要救你》等。
从收益角度看,2014年的经济效益也不错,第一年赢利90多万元,以后每年增加20%以上。如果按文艺出版目前水准要求来说,达到了双效。从目前选题准备看,2015年会有更大发展。
从这两年多工作室的运作看,出版社给予我们选题管理更多的权限,并保证选题实现的高效。我们在决定选题时,从时间到效益上都心中有数。做什么和如何做,以前编辑最受制约的环节有了更便利的条件。这也使我们决策更谨慎,做事更细致,推广更到位,把握更精准,效果更明显。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双效,做好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尽最大的能力去追求图书的品质,从内容到装帧,整体运作能力我们都有所提升。
工作室的工作机制对编辑也有很好的训练,编辑对一本书的价值有一定的框架,做事有自已的定力,而不是哪块热闹做哪块。团队人员很精干,以项目为中心,一旦选题确立后,整个团队人员对整个项目的进程和结果都有所了解和掌握,每个项目由具体的一个编辑总负责,其他都做辅助工作,他同时也要帮助别的编辑。
我编辑文学图书多年,考虑阅读比较多。但市场的历练使我对文艺书有比较开放的心态。我的直感是,长篇小说越来越不好做,传统作家写作市场越来越窄,只有少数作家有巿场,但不是大规模的阅读效应。以前编辑对小说有较专业的评估,现在很多作品都在编辑评价能力之外。不是编辑不长力,而是写作的泛化,就像漫漫的洪水来了,你还想寻找一条清流那样徒劳。“好作品”只短暂地出现在评论家口中。我们经常看到炒得很热的小说,销售不一定好。这并不表示我对长篇小说出版悲观,而是做长篇小说会比较谨慎,毎年两三种就可。关于阅读方式的改变,这可能不是我们思考的角度,因为这是更大的一种潮流,我们从内容做起,现在依凭的是纸质书这一块,我们熟悉这一块,也努力做好这一块,支撑我们做好的是他的盈利模式比较成熟,也符合我们的能力与价值观。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纸质图书从内容和形式做得更好。
如果说未来的计划,我们只是按每年的选题储备一步步地做下去。由于2015年的选题已准备了5年(好的选题有很长的延续性),比较重大,我们在人力、财力上已配足了资源。至于更远的目标,选题都有一个生长过程,它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就向什么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