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3月19日至21日,以“夯实数据基础 增强AI赋能”为主题的2025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部门主任联盟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筹备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并得到知学云、同方知网、蜜度科技、用友科技、信工博特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来自出版管理部门和各出版机构、数字出版企业的近300位代表与会。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行动部署,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出版融合发展新模式,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这一技术变量转化为出版产业发展增量。冯士新指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出版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精准度,人工智能技术对出版业的内容生产、业态创新和数据资源价值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3月19日~20日,近20位嘉宾分别围绕文化数字化、数据资产入表、“AI+出版”、出版的数智升级等方面进行深度分享。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林晓芳、同方知网数字出版中心总经理谢磊、中文在线阅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杜嘉分别主持会议。
文化数字化与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
中宣部原文改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书生在演讲中强调,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文化数字化是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路径,需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和大数据体系,解决数据安全与版权问题,构建文化领域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着重强调了数据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重要价值。他将数据时代的创新与过往三次生产力跃迁相比较,指出当前正处于从资本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数据正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产的普及与探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高昂表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数据资产管理变得更加重要,并强调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努力和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深圳北航新兴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理,用友文化传媒行业数智化咨询专家杨峰,人民交通出版社财务总监缪之湘等均对数据资产入表进行了相关科普,探讨了数据资产入表的条件与挑战,详细阐述了数据资源入表的关键路径。
AI赋能出版场景深度融合
知学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隽隽讨论了中国文化和数字技术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数字化和AI技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指出通过技术融合和创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学习和知识服务。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张晓娟详细阐述了智能校对技术的发展阶段,从规则配置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分析了每阶段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辑助理陆彩云探讨了出版行业如何通过新技术进行创新,特别是AI在组织结构和出版流程上的改进。
构建“出版+AI”协同发展生态
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网络数媒部副主任王子敬、同方知网数字出版中心项目经理何朝辉等分享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知识库开发及智能体应用等实践经验,呼吁行业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与技术合作。出版业需以数据资产化为核心,深化AI技术在内容生产、审核、营销全链条的应用,同时注重伦理、版权等风险防控与人才培养,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1日上午,参会人员分成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三组,围绕数字出版发展相关发展经验、第十五届数博会意见进行讨论。同日下午,参会人员前往用友数智体验馆参观交流。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