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月25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协会出版融合工作委员会联合数字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数字音像电子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腾讯研究院和腾讯云承办的“出版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国家版本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清华大学出版社等20余家单位的近80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重点围绕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新规划与真需求,大模型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和在出版业的应用价值,以及出版机构与技术企业如何实现务实共创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出版融合工委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弘主持。
会上,化学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总经理温强和上海辞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技术部主任廖俊柱,分别以“‘人工智能+’赋能化工数智出版”和“辞海—聚典—辞文:上海辞书出版社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分享”为主题,分享了各自出版社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计划和建议。
腾讯云智慧传播行业中心首席架构师李进杰分享了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分析,以及腾讯云在智能体应用生态建设中的具体经验。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王鹏以“大模型与出版业共创计划”为题,分析了出版社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如大模型建设、书籍智能体开发上的案例,提出了出版机构与技术企业共建可信数字内容生态的模式。
人教社、高教社、清华社、中南出版集团、人卫社、广东人民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广东科技社、济南出版社、腾讯研究院和腾讯云的相关负责人还就大模型应用的具体场景、遇到的难点、应对策略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与会单位一致认为要积极拥抱AI技术,深入开展相关探索实践,同时要注意做好“小切口、多应用”,更好赋能行业发展。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出版生态的运行方式,并深刻变革出版的关键环节和各个方面。DeepSeek的出现为大模型在出版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引发了大模型领域的激烈竞争,出版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个机遇,结合各自现有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基础,加大研发投入,在服务模式创新、产品多元化呈现、组织架构优化、管理制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认真谋划、扎实推进,深入挖掘探索这些新技术在提升出版质量、拓展市场空间、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和实践路径,从而形成新产业和新模式。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高级顾问冯宏声针对出版行业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发展,提出了五对关键词,分别是要以积极跟进态度肩负行业使命,在大模型应用发展中把握机会找到新定位,聚焦用户需求推出可落地产品,秉持开放心态与各方合作探索新版权秩序,及时做好顶层规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新生态。
会议最后,中宣部出版局出版科技与标准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安乐对在座各出版单位开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工作实践,在跟踪研究数据建设、工具开发、技术应用、标准研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思路。
会议现场,敖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色云峰、蓝桥杯大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李艳萍,分别为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专项赛暨首届中数杯AIGC数字内容创意大赛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成果,也为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责任编辑:聂慧超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