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从解放区走向世界的“人民画报”
江雨凝 | 2024-12-18
收藏

《人民画报》是家喻户晓的国家画报,许多人都知道毛主席为它亲自题写刊名的故事,也知道它自1950年创刊以来从未中断出版的历史。而在山西省吕梁市吕梁学院的展馆里,却为参观者介绍了一份创刊时间更早的《人民画报》。两份名字一模一样的期刊是否也有历史上的关联?随着好奇的探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从历史的角落里浮现出来,“人民画报”们创造的时代画卷也徐徐展开,闪耀出独属那段岁月的熠熠华彩。

原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先后出版过三份以“人民”为名的画报,分别是创刊于1946年的晋绥《人民画报》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人民》画报,以及创刊于1947年的华中二分区《人民画报》。三份画报曾在解放区风靡一时,或是手工绘制的木刻作品、简易漫画,或是摄影图片,配上通俗少量的文字,成为解放时期工农群众了解我们党对敌工作的重要窗口。

晋绥《人民画报》:一刀一木刻时势

吕梁学院吕梁精神教育展馆内的那份就是晋绥《人民画报》,创办于1946年1月的山西兴县,曾在办刊一年多的时间里服务了晋绥300万人民。画报以连续画为主,单幅画、时事漫画、木刻、绘画、剪纸为辅,可以理解为《晋绥日报》的通俗图像版。彼时,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晋绥《人民画报》编辑部也成为新兴木刻家们的卧虎藏龙之地。主编力群是鲁艺的美术系教员,曾在1942年的杨家岭礼堂聆听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深知“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曾担任贺龙秘书的主编李少言深受元帅赏识,受到贺龙文艺观的启发,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党的部队浴血奋战的精品木刻……带着不同的际遇和共同的理想,同样毕业于鲁艺的牛文、苏光等人以笔为戎,不约而同地来到晋绥边区,开始从事画报的编辑工作。画报充分考虑农民的阅读能力,紧密配合当时的政治任务,以政策为中心反映国内外政治动态,以及边区群众的对敌斗争、土地改革、生产建设、防旱备荒等情况,整体排版整洁、醒目、明朗,不仅起到了启发群众政治觉悟的作用,还激励了大家的革命热情。

图片7.png

晋绥《人民画报》第11期,1946年

至于画报的影响,《晋绥日报》有着极具画面感的描述——画报“为群众抢购,当做年画;为小学教员重视,当做公民课本;为乡村干部欢迎,当成一种集体学习的文件;为炭工所喜爱,向报贩大量购买;为战士所欢迎,说看不到它好像少吃顿饭;此外并为伪军争阅,并为蒙古士兵隔着黄河叫讨。”可想而知,在印刷品尚未极大丰富的时期,画报接地气的表现形式、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对于边区群众而言多么珍贵。尽管在创刊一年多后,画报因为人员工作变动停刊,但30余期报纸里,涌现出了力群的《送马》《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牛文的《丈地》《领回土地证来》、苏光的《摘棉花》等极富影响力的木刻作品,至今仍是研究解放战争晋绥人民斗争的重要史料。

华中二分区《人民画报》:战火烛光映热忱

与之类似,华中二分区(相当于现泰州、扬州两市范围的大部分地区)《人民画报》同样以木刻、连环画、打油诗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主。谈到与画报的相遇,著名书画家、画报编辑李亚如回忆,彼时各交通要道、大的村镇都被国民党军占领,在地委机关驻在所辖范围内唯一大集镇——宝应射阳湖镇通往各地的要道墙壁上,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人民画报》。在这期四开四版的版面上,印着“莱芜大捷,一举歼敌六万余人”,旁边还有画了胜利果实的统计图表。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这张画报的出现既说明了共产党的部队没有走,而且还有条件优良的印刷厂,同时也宣传了我军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他毅然向画报投稿了一份名为《四十里长城》的连环画,并如愿进入画报工作。

与晋绥《人民画报》一样,华中二分区也采用了石印技术——先用特殊的汽水纸和汽水墨将画稿勾描到纸上,再由工人把画压印到石版上,之后在石板上滚上油墨,利用水油分离的原理印出与原作一样的画来。繁琐的步骤、石版的损耗、不时的战斗使得这份工作相当繁重——画报印制规模日益扩大,最初是半月刊,第七期以后改为十天一期,后来又改为七天、五天、三天,印数也由最初的一千多份逐步发展到两万份左右,如印三套色,就要人工摇动机子六万次。为了不影响画报按时出版,船上、田头、破草棚里都是画报编绘人员的工作场所,常常要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工作到半夜,甚至通宵;负责印制的工人们同样不分寒暑,还要根据战斗情况随时转移笨重的工具争取时间、赶印出版。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党的宣传事业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图片8.png

华中二分区《人民画报》第35期,1948年

这份《人民画报》一直到1950年9月10日停刊,共出196期,是三份早期画报里连续办刊时间最长的。画报还发行到附近几个分区,间接促成了《盐阜画报》《淮海画报》《江海画报》等刊物的创办,足以见得当时影响力之大。画报编辑回忆,基层干部和民兵得到一张画报,都珍藏在自己背包里,可以欣赏上面的画,可以唱上面登载的民歌小调,可以用作识字的课本,可以用作对群众宣传的材料,还可以用作警告敌人的斗争武器。因此,一位基层干部在他的来稿中写道:“《人民画报》是个宝,斗争学习离不了!”

晋冀鲁豫《人民》画报:枪林弹雨鉴胆魄

相比前两份画报,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的《人民》画报创刊时便将自己定位为摄影画报。1945年年底,还是《战争画报》负责人的高帆带着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给聂荣臻司令员的信件,请求晋察冀画报社支援晋冀鲁豫创办摄影画报,最终邀请到了以摄影科长裴植为代表的几位摄影记者和技工,并带来了一批照相制版设备和摄影器材。画报创刊后不久,晋冀鲁豫军民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裴植、高帆等在前线拍摄了一组记录真实战场的照片。这些照片被上海《群众》周刊转载并在蒋管区散发,有力戳穿了国民党制造的蒋军在前线胜利辉煌的谎言,高帆也因此被授予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人民功臣”特级奖章。《人民》画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出版了8期,刊登了210幅照片,最后一期是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特大号,选登了14组新闻照片,包括《夜渡黄河天险》《鲁西南空前大捷》《羊山集之战》《歼灭陈诚亲信第66师》《行进在鄂尔皖西南》《大别山上扎下根》等。

图片9.png

《人民》画报特大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

从这些标题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每一张照片背后属于战地摄影记者的无上胆魄。正如高帆所言,从1939年拿起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照相机走上战地摄影记者之路开始,他就意识到,“战争是革命军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记录战争是战地记者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

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军区奉命合并,成立华北军区,《人民》画报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晋察冀画报》合并成为《华北画报》,成为如今《人民画报》的前身。时间来到1950年6月。由《华北画报》发展而来的《人民画报》重获新生,成为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第一家大量使用彩色胶片和彩色印刷的期刊。毛主席亲自为其题写刊名,在两张纸上写下了六条“人民画报”字样,并在最满意的一条右上方画了两个圈。自此,《人民画报》作为新中国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开始用一次次快门记录着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壮阔进程,文种版本最多时达二十六种,发行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片10.png

《人民画报》创刊特大号,1950年

回看三本刊物的历史,我们看到,尽管创办于不同地区,发行时间有长有短,表现形式各有特色,但以“人民”命名却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默契,生动体现了彼时文艺界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深刻领悟和积极践行,是我们党重视人民、重视群众力量的有力佐证和开展宣传工作的独特历史智慧。

今天的《人民画报》尽管与解放区的“人民画报”们在历史沿革上没有绝对的承续关系,但任凭岁月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刊名中的“人民”二字依然时刻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画报人不忘初心,带着从战争硝烟中走来的人民至上精神,反映人民心声、展示民众形象,继续用镜头记录着独属中国人民的“高光时刻”。

(供稿:徐明珍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