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月5日下午,2025北京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主题沙龙在北京东进国际中心举办。作为2025北京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的重磅配套活动,此次主题沙龙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技术驱动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主题沙龙由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主办,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北京鲲鹏大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利明,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理事长王野霏,国家文创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强分别为活动致辞。
王利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盛会的举办,不仅是出版发行业界的一次重要交流,更是对出版发行产业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刻探讨。用好新质生产力,能够创新内容生产、能够创新营销方式、能够创新流程管理。新质生产力对出版发行业提出了全新要求,出版发行单位如何进一步精准把脉,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让出版发行工作在新技术背景下衍生更多产品形态,更好发挥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需要认真思考并不断付诸实践。
王野霏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读者阅读习惯和消费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出版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出版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主动拥抱变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作为活动主办方,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发挥协会的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为行业搭建发展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北京市出版发行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媒体革命的新趋势,加快培育出版领域新质生产力,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年会不仅着力强化参展商的宣传展示活动,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平台,还特别组织主题沙龙,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好书‘锻造’记”等议题展开,推动行业互学互鉴、创新发展,共同探讨出版高质量发展之路。
李强在致辞中表示,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发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赋能。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出台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关注数字出版、知识产权、游戏电竞等细分领域;积极构建版权保护体系,构建了“2+2+6”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框架,依托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动出版业知识产权确权、评估、定价、交易等有序发展;推动数字出版特色园区建设。北京市朝阳区将继续加快推动出版发行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积极培育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扶持一批行业优质企业,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努力开创出版发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北京文化产业标准化发展做出贡献。
随后,王利明、王野霏、李强与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发行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武远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版权局)局长翟德罡,北京市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钟媛媛,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编辑赵彤,北京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董事长赵红仕等嘉宾共同为本届年会揭幕。
高质量发展是出版业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主线,更是推动传统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主题演讲”环节,相关行业协会组织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及从业者,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AIGC时代的编辑培养新路径》中谈到,AIGC是工具,编辑的核心价值不可替代。编辑应充分利用AIGC提升工作效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需要深度思考和专业判断的工作中。在AIGC时代,编辑要拥抱技术,提升数字化素养;强化专业知识,打造“T型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意潜能;加强人文素养,传递文化价值;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适应时代发展。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在以《推进深入融合,打造出版新质生产力》为题的演讲中提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出版业迫切需要从思想理念到实践探索上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大趋势,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既要有内容的敏锐性,也要有技术的敏锐性和主动性,通过主动学习应用新技术,占据主流舆论制高点;二是直面新问题,辩证看待人工智能,全面提升技术治理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避免侵犯用户隐私或引发安全事件;三是着眼新发展,善用人工智能,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新闻出版业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做到内容创新与数字技术的全面深度融合。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在以《出版科技创新与AIGC应用实践》为题的演讲中提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出版新质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出版业务流程中的实践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研究、必须加大力度投入的、重要且紧急的问题。把握出版内容的价值引领,强化技术应用创新时的生产关系协同演进,才能真正准确把握“内容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逻辑体系下研究和讨论“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推动出版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AI时代的帷幕拉开,数传集团迅速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研发了出版领域首个垂类大模型BOOKSGPT。数传集团副总裁陆欢在以《AI引领新质生产力变革:探索图书发行营销的智慧未来》为题的演讲中谈到,未来十年,图书营销的战略重心将发生根本性转移。新媒体平台将成为出版机构实现盈利增长的核心渠道,成为“卖书难”的最大突破口。近期,数传推出新媒体图书营销AI解决方案——“书船”,用AI重塑从战略决策、运营体系到销售渠道的新媒体图书营销全流程。总结来说,“书船”的核心是通过AI实现图书营销领域的新的生产力。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刘丹以《AIGC赋能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路径探讨》为题谈到,智能化技术推动着出版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原有生产力存在的问题,诸如办公协作效率低、资产管理难、价值再创造难等制约企业转型,金山办公WPS365新质生产力一站式办公平台为出版行业共创赋能,以AI融合办公重塑办公模式、以文档中心建设推动数字资产管理、用AI知识服务助力出版行业价值再创造。
过去的一年,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外的爆火出圈,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数字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以及它对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出版服务、数字版权保护服务为核心的双基地(注: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国家版权创新基地的简称),正积极探索以高质量的版权服务,为融合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北京鲲鹏大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振华以《双基地版权服务赋能融合出版高质量发展》为题,回顾了双基地在推动融合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的成绩。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体系构建,到专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从版权服务的深化与创新,到企业培育体系的完善;再到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双基地正逐步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出版业迈向数字化的转型浪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步渗透并深刻影响着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圆桌对谈”环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常务副总编刘凯、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春华、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毅、联合天际(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韩志、北京龙源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汤杨,结合各自企业自身实践,围绕人工智能在出版发行领域的创新应用等话题分享了相关思考。
一本好书的诞生,既离不开优秀的作者,也离不开编辑的精心策划、匠心打磨。在“好书‘锻造’记”分享环节,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地理·图书、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图书编辑,分别从主题图书、北京文化、融合出版3个维度,讲述如何打造精品力作。
新质生产力为出版发行业创造了全新契机。此次年会主题沙龙,希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搭建珍贵合作平台,推动行业深度研讨、广泛交流,共绘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