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钧:进化论为人们提供一个看待自然的全新视角
江 海 | 2021-05-06
收藏
摘要: 4月23日,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当天,国家图书馆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揭晓,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史钧的新书《其实你不懂进化论》获奖。这本比小说还好看的科普作品,讲述了关于生物进化论百年论辩的历史,生动再现了科学界、哲学界的巨人们围绕进化论的起源和发展争论不休的场景,有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对决、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角逐、达尔文主义的内讧、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发的争议等,每一次论战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从而一步步揭开进化论的神秘面纱。

微信图片_20210506165720.jpg

《其实你不懂进化论》史钧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0年8月版/ 59.00元

作为连文科生都可以秒懂的进化论, 10年后的修订都在哪些内容上进行了升级?当下我们为什么要读一些进化论?史钧希望通过这样一本轻松的科普作品给读者带来怎样的启示?对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特此采访了史钧。

 QQ截图20210506165844.png

史钧(作家、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生物学副教授)

再见曾疑梦,旧友换新颜。谈起该书的源起,史钧介绍到,10年前,他为了教学的需要,收集了很多有关进化论的资料进行整理备课。当时他也把收集来的资料梳理写成文章发在论坛上,后来被磨铁图书汇集成册,《进化!进化?》就这样出版了,也就是《其实你不懂进化论》的前身。结果这本书反响不错,也受到罗振宇的大力推荐,之后版权也被罗辑思维买走,再版更名为《一本书读懂进化论》。2020年年初,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编辑陈萮蒨找到史钧,问他是否有意愿将《进化!进化?》进行再版,经过10年沉淀的史钧,对进化论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关于科普写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他想在书中将自己的新想法体现出来,再加上合约也正好到期,史钧就一口答应下来,开始对《进化!进化?》进行全面的修订。

《其实你不懂进化论》进行了大量的文字删减,增加了几万字的新内容。史钧告诉记者,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文章最后对于进化论的未来的讨论。事实上通过那些增加的文字,史钧表明了自己对进化论发展方向的看法,尽管不太成熟,但已出现许多线索。他说:“我想这本书对于原版来说,特别是对于它的前身《进化!进化?》来说,确实是一个升级版。”他在豆瓣《其实你不懂进化论》的评论区感慨道:“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再见曾疑梦,旧友换新颜。”

懂点儿进化论,将世界看得更为真切。欧美社会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衡量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懂不懂一些量子力学,二是懂不懂一点儿进化论。”史钧说:“量子力学代表什么?代表一个人对自然的看法有多深。因为量子力学基本上算是黑洞一样存在,如果一个人连量子力学都懂,足以表明他对自然有深刻的认识。但是进化论的意义和量子力学完全不同,进化论的意义在于如何认识自然现象的存在。在进化论之前,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没有发出终极追问,不知道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在塑造这些事物或现象,特别是生物。”

谈到当下人们为什么要懂一些进化论?史钧认为进化论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解答方式,特别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看待自然的全新视角,让人们可以用纯粹的、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而不需要借助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懂一点进化论,对这个世界可能看得更真切,不会蒙上太多神秘观的阴影,我想这就是进化论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所在。对科学研究和普通读者都有相同的意义。”

科学家的故事值得一读。《其实你不懂进化论》这本书写了很多进化论科学史上有趣的故事,例如,赫胥黎和他的对手欧文在论战的时候,他犀利的文风,刻薄的语言都表明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当欧文承认失败的时候,赫胥黎的朋友就劝他乘胜追击,继续攻击欧文,然而赫胥黎拒绝了,他说“我不能把一个人杀死两次,他已经败了就算是我的手下败将。” 史钧非常欣赏赫胥黎的这句话,他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其实非常值得一读。”

写作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进行科普写作的过程中,史钧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写作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以前对自然很好奇,对于人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更觉得不可思议。他不断查找资料,学习各种文献,在探究的过程中慢慢地解开了自己内心的困惑,这对他来说既是很好的反馈,也在其中收获了快乐。他告诉记者,“有的进化理论让人恍然大悟,发现原来是这样解释世界的,给人很棒的感觉,这也是我坚持科普写作的动力所在。”史钧举例介绍道他在很多场合都喜欢提到一个进化理论——累赘理论,这个理论让他眼前一亮,“它可以解释很多东西,典型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东西没用,但是我拥有,因为我足够强大’。无论从生物层面还是从社会行为层面都存在这种问题。这个理论现在越来越流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而且解释的威力非常大。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理论,你会对很多生物性状,包括孔雀的尾巴都很糊涂。但了解这个理论,会发现原来这些现象可以这样解释,我想这就是进化论给人带来的一种智力上的享受。”

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围绕“进化论”的写作还在路上。在网络上点击关于讲述“人类由大猩猩进化而来”的视频,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视频下留言表示,“进化论是谬论”。史钧谈到,说起进化论好像很容易理解,大家一听‘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这些词条好像都懂,其实进化论的内涵非常复杂。有的人只是了解了进化论的一点,但是却容易相信自己掌握了进化论的精髓。科普工作其实仍然任重道远,这也是《其实你不懂进化论》书名命名的原因之一。”很多读者对进化论的理解浮于表面,事实上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而最大的误解体现在什么方面?史钧向记者举例说道,“很多人都说,‘人是黑猩猩变来的’,或者‘人是大猩猩变来的’,但进化论上根本就没有这种说法。还有人说‘人是猴子变来的’,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最科学的说法是人和黑猩猩是一种近亲,我们的基因差异很小,有99%以上的基因是相同的。人和大猩猩其实已经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就像两列火车沿着不同的轨道,一开始它们是在同一个轨道上走,然后沿着不同的轨道走下去、进化下去,其实距离越来越远。”现在还有的人十分关注‘黑猩猩现在还有没有可能进化为人’?对此,史钧这样说道:“事实上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没有可能,因为它们已经沿着另外一条路走得很远了,如果它们想再变成人它要往回退,然后再重新走上另一条新的道路,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但要经过复杂的进化,从逻辑上看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基本上不说‘人是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也不说‘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我们只能说‘人是从一种更古老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而类人猿既不是黑猩猩也不是大猩猩”。

从读者的反馈来和一些误解来看,在进化论科学知识推广的过程中,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实你不懂这进化论》这本书在科普工作方面做了一点小小的努力。作为生物学教授和科普作家,史钧从图书出版和内容创作上一直也在推进着科普工作。“在写完这本书后,其实我一直关注进化论的写作,我的基本科普作品基本上都围绕着进化论的题材和人类进化的题材在进行。”史钧向记者透露,除了新书《其实你不懂进化论》外,最近创作的两本新书也都是和进化论有关,一本是有关病毒的进化,另一本是关于人类文明的进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些作品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进化论的内涵不是浮于表面的 “适者生存”这几个字就能概括的。进化论科普还有很多内容值得一写,希望能够把更多有关进化的知识介绍给更多读者。”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