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十余年 熊培云新书《人的消逝》近日出版

2024-12-20
收藏

继《自由在高处》出版10余年后,著名作家熊培云备受关注的新作《人的消逝》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熊培云,思想国网站创始人,曾与梁文道、许知远组合“云知道”。他最早是媒体人,先后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是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理想国译丛”创始主编委员之一,现执教于南开大学。

前些年,熊培云淡出公众视野,开始以“局外人”视角观察社会,许多读者都在持续关注他的近况与新作。近几年,熊培云虽偶有诗集等著作出版,但多为文学情感表达。《人的消逝》是他时隔多年、难得再见的社论图书。

图片2.png

《人的消逝》

作者:熊培云

该书是一本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反思之作,不仅对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社会异化以及结构性冷漠提出了尖锐批评,同时就AI对人的主体性驱逐提出了警告。

据悉,熊培云为该书构思了十余年。书中,他以原子弹为思绪的起点,进而延展到互联网构建的新型文明,及至近年来欣欣向荣的人工智能,系统、广阔地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思考,试图在科技一往无前的当下,唤醒“人何以为人”的意识。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在打开潘多拉魔盒。事实上,每一次划时代的技术浪潮,都粘满了“盲目乐观”的羽毛。原子弹虽然结束了二战,但也形成了对人类存在的巨大威胁;互联网虽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边界,但越来越多的人反而经历着时空坍缩;人工智能虽然使得机器变得越来越对人类友好,但人类反而像是沦为了机器的附庸……

“是时候反思高歌猛进的21世纪了。”11月28日,熊培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思想国”上预告新书《人的消逝》出版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关于写作缘由,他在自序《当人类不再互相需要,当人对人是鹅卵石》里写道:事实上,从 1996 年上网以来,我不仅见证了互联网带来的科技晕眩,也见证了它对人的狙杀与反噬,所以早在十年前便有意写作一本《原子弹与互联网》。自从高中时握住了诗歌的笔,我真正关注的永远是人。最近这些年我试图重新捡起诗歌和小说,既为不负平生,也因为文学可更深入人学。无论社科还是人文,在我这里,人都是最初的起点。

目前,《人的消逝》已在各大购书平台陆续上架,在当当网平台,出版社还为该书设计了一张可以种出蒲公英的种子书签,上面写着:“愿科技与人文,各执半轮明月”。

(供稿:四又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